分类: 技巧

如何正确佩戴平头耳塞

前两天在凯音(耳塞品牌)的 QQ 群里讨论如何给耳塞套海绵套。没想到昨天凯音的老板亲自发语音指导,后来他还提到了如何正确佩戴平头耳塞,我觉得值得了解,分享给你。

如何套海绵套

其实套耳机棉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的,就是拉扯的时候不要过力嘛,就是你有个幅度嘛。它有一个受限位嘛,就是你稍微把它拉扯一下,然后把它压一下,然后再去套,它会很容易套的。其实就是熟能生巧,我们套的话很简单,要是我来套的话,大概就是一两秒钟一个。

而且我再次强调,还是建议用官方的原套吧,就是其他的套子,不能够保证声音是我们预期的达到的样子。你可能换了套之后声音差异会比较大,会有这个问题。

如何佩戴(凯音)平头塞

我再强调一下怎么佩戴啊。其实我们在说明书里面都有在写,但是大家不看,而且它那个东西写的比较书面化嘛,可能大家可能也不太直观的了解他的为什么是那个意思。什么所谓的仰角那些东西,我就说两点吧,其实就两点。

怎么佩戴好平头塞,一定不是往里面塞,而是挂在下耳窝。就是挂在下耳窝耳夹这个地方,耳窝这个地方贴紧很重要,这是第一点,强调一点。就是不要往里面塞啊,是挂紧下耳窝就可以了。

然后第二点就是耳柄一定要贴脸颊,特别是长柄的,你可以往脸颊掰,那么它自然会是不是会形成一个夹角?这个夹角为什么要这样去要求,是因为这样之后你的耳塞的出音口,就是耳塞的这个这个单元,它出声是针对你的耳道的,那么这样子它才是一个正常的一个直达声,它不会去损失你的信息量。但是很多人他戴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一点。他戴的时候,耳柄往外掰,然后那个面盖是直接是朝着耳窝了,它不是朝着耳道了。

那么这样子会有什么后果呢?你可以想象一下,你所听到的全是反射音,没有直达声,那么它的信息量和密度损失非常夸张的。所以说只要佩戴匹配的海绵套,再去具备这两个要点,佩戴95%一定是没有问题的。

关于“吃佩戴”(佩戴是否因人而异)

我们做过统计,特别是很多人到展会来,他说他带不了,我说你过来我帮你调整,我告诉你怎么弄,很多的纠正过来就很都能带的,都没问题。

所以说不叫吃佩戴,其实按照正确的要求去佩戴的话,基本上不会有问题。很多人戴平头是随意的,或者是像入耳那样塞进去的,那肯定就不正常。就按我们的那个,就是昨天晚上说的那个要点去佩戴,那么一次性几乎是没有问题的。

以上。

记 Mojo1 升级同轴输入

刚刚拿到 USB 转同轴输出的小尾巴数字界面,插上 mojo1,出声,感动,完全不一样的声音。

之前的问题

刚刚买回 mojo1 时,使用 Mac mini 的 USB 输出,直插 mojo1,音质先不谈,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,家里有大功率电器开关时,整个 mojo1 会突然跳成全噪音输出。

经过几番排查,发现不是电源的问题,因为接上 iPhone 或 iPad 的 USB 口就没有这样的噪音出现。

于是,想要拿 Mac mini 当音源,必须解决它的 USB 口自带的 5v 电压的污染问题。经过搜寻,方案有三个:

  1. 给 Mac mini 加上隔离牛。
  2. 给 Mac mini 的 USB 口加上 USB 净化器,过滤掉5V 电压,依旧通过 USB 连接 mojo1。
  3. 给 Mac mini 加上一个 USB 转同轴输出的数字界面,然后同轴输出数字信号给 mojo1。

最合适的方案是第三个,为什么?它的优势有三个,一,综合成本低,只比 USB 净化器高一点点。二,由于同轴输出电压只有0.5V,其实已经实现了隔离电流的效果。三,mojo1 的同轴输入,网友评论音质最好。

解决方案

数字界面不便宜,自带电源的,都在大几百或上千元,数千元。最近发现一个新品小尾巴,完美针对我的需求,立即购入。

插上 Mac mini 后,在音频设置里,设定输出为 24位/192Khz(此小尾巴的最高输出规格),接上 mojo1,开声的那一霎那,我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。

首先,不用再担心突然爆音(至少听了一个小时还没出现,理论上也不会出现),其次,声音的分辨率,声场,低频,都有明显的改善(改变)。

后续升级

为了进一步净化电源污染,我还可以做这两件事:

  1. 优化 mojo1 的电源输入,这个我已经购买了 ifi ipowerx,期待它的表现。
  2. 优化 Mac mini 的电源,这个紧迫性已经不高,况且,Mac mini 的 USB 污染,不一定是外部电源的问题,还有可能是接上它的其他设备带来的污染,这个很难逐一排查和解决。

以上,不是推荐产品,只是分享体验。

7gXy3CJLdY45nK6

关于 Chord Mojo 一代的几个发现

关于 Chord Mojo 一代,我有几个观察和发现。

  1. 不需要做任何改动,插上电源开机聆听时,相比电池供电,推力有明显上升,表现在声场变开阔,低频能量提升,高频更平滑,中频更加厚实,我觉得插上电源后的 mojo 1 发挥了最大的实力。
  2. 为什么设计上,Mojo 1,2 哪怕插上电源也要从电池供电?不是做不到直接从电源供电,设计者应该是为了利用电池更低的噪音和干扰,获得更纯净的电流。
  3. 从第二点来看,改线电直接供电不可取,最好的情况,也是无限接近电池供电的水平。
  4. 直接使用5v开关电源供电更不可取。Ifi ipower 这类开关电源尽管纹波控制得极低(甚至优于部分线电),但开关电源天生的劣势,比如 EMI干扰,瞬态响应,电磁隔离型等等,导致音质低于如电池,以及线电。所以很多听过 ifi ipower 直接供电 Mojo 的发烧友,都会觉得声音刺耳。
  5. 关于电池损耗。插上电源聆听,电池会一直处于充电和输出的高消耗状态,可为了获得最高音质,这点消耗完全值得。我建议定期开壳检查电池是否漏液鼓包,发现异常及时更换即可。便宜的电池25元一个,贵一点的60一个。
  6. Mojo,Hugo 系列的音质与 FPGA 架构下的数字滤波抽头数密切相关。Mojo 1代有26368个抽头,2代40960个,Hugo1代与Mojo1一样,Hugo2代有49152个。所以从抽头数量来看,Mojo1的硬件能力是2代的65%,但因为解析更低,所以更暖更顺滑,这是牺牲高保真带来的hufi。如果喜欢 Mojo 1的声音,并不用过于在意它是否足够高保真。

以上。

更新一下我的 open webui 状态

今天早上,我把 open webui 相关的几个服务都搬家到了一台三网直连的美西小鸡上,目前各个服务的状态如下。

ai 聊天界面

就是标题里面说的 open webui,类似的开源有许多,我选择这家主要因为界面不花哨,功能够用,更新够勤。

我是通过 python 虚拟环境安装,然后反代使用自己的域名。除了自用之外,给家人也开了账户,不过他们从来不用🤷。

api 代理

有的 api 不能直接在 open webui 里面使用,于是最近也安装了一个 api 代理,我的选择是大众化的 new api

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有一些小坑,还好都通过 ai 的帮助解决,目前安装了以下三个渠道。

uDQAWsGfBciNYHP

grok-relay

这是朋友的朋友写的一个 docker 小程序,用来从 x.com 的网页逆向拿到 grok3 的 api 来使用。

有封号危险,并且额度和免费版一样,所以并不推荐。我之所以这么干,一是图个方便,二来,还是仓鼠心态。

api 清单

回到 open webui,我总共用这些 api。

  • 官方的 Grok 3,还有5刀余额,打算逐渐消耗完。通过官方端点直接连接。
  • Gemini 2.5 flash,通过官方端点连接使用,最近谷歌关闭了 2.5 pro 的免费额度,只能用 flash,对我来说差不多。
  • Deepseek,基本是摆设,有10元余额,通过官方端点连接。
  • Claude Sonnet 3.7,通过 new api 使用 aws 的 api,消耗我在 aws 里25美金的余额。为什么不用 Sonnet 4?aws 不给额度。
  • 逆向的 Grok 3,刚刚说过,也是通过 new api 来使用。

除了 open webui,我主要还是使用免费的 ChatGPT 和已经订阅的 Claude。只有在网络环境不好的时候(自建的服务可以直连),以及需要使用某个项目的时候,才会打开 open webui。

以上。

Dropbox 的隐藏套餐? Basic Extra

尽管我付费订阅了2tb 的 iCloud,和200gb 的 Google One,不过,最信任,用的最多的网盘依然是 Dropbox。

今天突然发现,Dropbox 提示我可以用每月1.99美金(或每年23.88美金)的价格,把我的空间升级到50gb。打开网页版,顶部也看到了这个提示。点开一看,这是个叫做 Dropbox Basic Extra 的套餐。套餐内容如下:

最大的亮点有两个,

  1. 空间升级到50gb
  2. 突破 Basic 免费版只能登陆3个设备的限制

接着我又去看了一下套餐界面,并没有显示这个 Basic Extra,个人版依旧是每月9.99美金。

这个套餐对我来说诱惑不大,如果只放文本文件,目前的空间够用。如果放多媒体文件,50gb 还是不够。

如果你恰好用得上,可以考虑一下。

三台 GCP,拉三个家宽

如果有条件可以无限开 GCP 300刀券的话,开三台 GCP,分别拉三个家宽,用起来会很爽。

我的配置:

  1. GCP Taiwan 拉 hinet nat
  2. GCP Tokyo 拉 sonet vps
  3. GCP Hong kong 拉 HKT nat

这样一来,既保证了直连,也不用担心家宽 ip 被墙。用哪吒面板 + Cloudflare 配置一下 DDNS,也不用担心 ip 变换,一劳永逸。

Twitter X 如何过滤掉垃圾信息,并且不错过 fo 的人的所有推文

如果你还在用 Twiiter 或 X,你知道我在说什么。
如果你不想看到 X 给你的推送,并且不想错过喜欢的人的推文,可以这么做:

第一步,将你喜欢的 X 账户全部添加到一个 list

SCR-20240907-hjxl.png

第二步,下次登陆 X 后,可以直接去看这个 list,但此时 X 可能还是给你推送乱七八糟的东西,至少有广告。我的方法是,使用 Readwise Reader 来订阅这个 list。首先,你需要复制这个 list 的链接:

SCR-20240907-hldr.png

第三步,打开 Reader,点击左上角的“+”号,选择 “Twitter List”。

SCR-20240907-hmfs.png

最后一步,黏贴刚才复制的 list 链接,点击“+”即可。之后,每天两次,Reader 会抓取这个 list 里面的所有推文,整理成两篇文章,推送给你。是不是很舒服?

SCR-20240907-hnad.png

最后,如果还没有用过 Readwise Reader 的话,通过这个链接注册,可以免费使用两个月。

你可以怎么用 Day One ?

我的用法:每天记日记 + IFTTT 同步我的 Mastodon 到另外一个日记本。

这个帖子给了我启发,我可以用 IFTTT 同步我所有的博客,和 Trakt 观影记录到 Day One:

我的日记包括:

• 运动日记 - 由我的运动应用程序通过日历自动创建的条目
• 感恩日记 - 每天手动输入的三个要点
• 新闻日记 - 通过标记稍后阅读的文章自动创建的条目
• 外出就餐日记 - 手动输入的条目
• 综合日记 - 来自多个不同来源的手动和自动混合条目

我的自动条目(通过IFTTT)包括:

• 来自Weather Underground的每日天气报告
• 通过Trakt记录的观看的电视节目和电影
• 我的Facebook、Twitter、Instagram和Mastodon的帖子
• 来自我不同博客的RSS源

在 Alfred 里添加 perplexity 搜索

Perplexity 是个 ai 增强的搜索引擎,用我的话来说,它在提供从互联网上搜索出来的页面结果的同时,也提供由 ai 生成的,基于这些页面的关于你的问题的答案。

再说简单点,perplexity 是个 ai 增强搜索引擎。

通过 Alfred 来使用 perplexity 的方式其实就是在 Alfred 自带的 Web Search 功能里添加一个自定义搜索。不过,我帮你省略一步,你只需要在装有 Alfred 的 Mac 上点击以下链接,就能添加这个搜索。

点击这里

添加成功之后,呼出 Alfred,输入关键字 pai,然后写下你想搜索的关键词或问题,回车,就可以了。试试看吧?

如何安静地读推文

众所周知,你的推特(X)时间线并不会正常显示你关注的人的推文,并且充斥大量广告和推荐。

想要不受打扰地读推文,你有两种办法:

  1. 继续使用官网或官方 app,并开通 Premium 会员。可据我经验,哪怕开通会员,只会移除时间线上的广告,平台依旧会打乱你的时间线并且推荐你没有关注过的人的推文。
  2. 使用第三方 app。自从推特收严 API 使用策略之后,第三方 app,比如 Tweetbot、Twitterrific 等,已经停止更新并下架。但还是有一些 app 通过作者自己的能力,能继续访问推特数据,比如 Spring。但使用第三方 app 有一个巨大的风险,就是被推特封号(已经发生过许多次)。我还在用这种方法,不过不敢登陆自己主要账号。

当我选择离开推特之后,还是有从这个平台获取信息的需求,于是,为了能安静地看推文,开发了两种新的方式:

  1. 使用浏览器插件。在 Mac 上 的 Safari,我买了插件 Control Panel for Twitter,在 Chrome 上,我安装了同款插件,不过是免费的。装上这个插件后,基本上可以屏蔽掉所有乱七八糟的推荐,还你一个清爽的推特。
  2. 其实,大部分时候,我都用 Readwise Reader来读自己打造的推特列表。当我通过 Reader 订阅某个列表后,每天两次,它会帮我生成一份推文清单,像一封邮件一样,发到我的 Feed,供我阅读。现在,我几乎只用这种方式读自己感兴趣的人的推文。

如果你想知道我如何使用 Reader 阅读,可以看看我写的我的方法,上篇,和下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