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 耳塞

如何正确佩戴平头耳塞

前两天在凯音(耳塞品牌)的 QQ 群里讨论如何给耳塞套海绵套。没想到昨天凯音的老板亲自发语音指导,后来他还提到了如何正确佩戴平头耳塞,我觉得值得了解,分享给你。

如何套海绵套

其实套耳机棉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的,就是拉扯的时候不要过力嘛,就是你有个幅度嘛。它有一个受限位嘛,就是你稍微把它拉扯一下,然后把它压一下,然后再去套,它会很容易套的。其实就是熟能生巧,我们套的话很简单,要是我来套的话,大概就是一两秒钟一个。

而且我再次强调,还是建议用官方的原套吧,就是其他的套子,不能够保证声音是我们预期的达到的样子。你可能换了套之后声音差异会比较大,会有这个问题。

如何佩戴(凯音)平头塞

我再强调一下怎么佩戴啊。其实我们在说明书里面都有在写,但是大家不看,而且它那个东西写的比较书面化嘛,可能大家可能也不太直观的了解他的为什么是那个意思。什么所谓的仰角那些东西,我就说两点吧,其实就两点。

怎么佩戴好平头塞,一定不是往里面塞,而是挂在下耳窝。就是挂在下耳窝耳夹这个地方,耳窝这个地方贴紧很重要,这是第一点,强调一点。就是不要往里面塞啊,是挂紧下耳窝就可以了。

然后第二点就是耳柄一定要贴脸颊,特别是长柄的,你可以往脸颊掰,那么它自然会是不是会形成一个夹角?这个夹角为什么要这样去要求,是因为这样之后你的耳塞的出音口,就是耳塞的这个这个单元,它出声是针对你的耳道的,那么这样子它才是一个正常的一个直达声,它不会去损失你的信息量。但是很多人他戴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一点。他戴的时候,耳柄往外掰,然后那个面盖是直接是朝着耳窝了,它不是朝着耳道了。

那么这样子会有什么后果呢?你可以想象一下,你所听到的全是反射音,没有直达声,那么它的信息量和密度损失非常夸张的。所以说只要佩戴匹配的海绵套,再去具备这两个要点,佩戴95%一定是没有问题的。

关于“吃佩戴”(佩戴是否因人而异)

我们做过统计,特别是很多人到展会来,他说他带不了,我说你过来我帮你调整,我告诉你怎么弄,很多的纠正过来就很都能带的,都没问题。

所以说不叫吃佩戴,其实按照正确的要求去佩戴的话,基本上不会有问题。很多人戴平头是随意的,或者是像入耳那样塞进去的,那肯定就不正常。就按我们的那个,就是昨天晚上说的那个要点去佩戴,那么一次性几乎是没有问题的。

以上。

关于 Chord Mojo 一代的几个发现

关于 Chord Mojo 一代,我有几个观察和发现。

  1. 不需要做任何改动,插上电源开机聆听时,相比电池供电,推力有明显上升,表现在声场变开阔,低频能量提升,高频更平滑,中频更加厚实,我觉得插上电源后的 mojo 1 发挥了最大的实力。
  2. 为什么设计上,Mojo 1,2 哪怕插上电源也要从电池供电?不是做不到直接从电源供电,设计者应该是为了利用电池更低的噪音和干扰,获得更纯净的电流。
  3. 从第二点来看,改线电直接供电不可取,最好的情况,也是无限接近电池供电的水平。
  4. 直接使用5v开关电源供电更不可取。Ifi ipower 这类开关电源尽管纹波控制得极低(甚至优于部分线电),但开关电源天生的劣势,比如 EMI干扰,瞬态响应,电磁隔离型等等,导致音质低于如电池,以及线电。所以很多听过 ifi ipower 直接供电 Mojo 的发烧友,都会觉得声音刺耳。
  5. 关于电池损耗。插上电源聆听,电池会一直处于充电和输出的高消耗状态,可为了获得最高音质,这点消耗完全值得。我建议定期开壳检查电池是否漏液鼓包,发现异常及时更换即可。便宜的电池25元一个,贵一点的60一个。
  6. Mojo,Hugo 系列的音质与 FPGA 架构下的数字滤波抽头数密切相关。Mojo 1代有26368个抽头,2代40960个,Hugo1代与Mojo1一样,Hugo2代有49152个。所以从抽头数量来看,Mojo1的硬件能力是2代的65%,但因为解析更低,所以更暖更顺滑,这是牺牲高保真带来的hufi。如果喜欢 Mojo 1的声音,并不用过于在意它是否足够高保真。

以上。

为什么离不开 Spotify

最近一年一直订阅了日本区的 Spotify 来听音乐和播客。

最近烧耳塞,为了听无损音乐,我订阅了 Apple Music 中国区的家庭组,说实话,17元一个月,家里三个人用,真是挺划算。

处于节省的考量,本打算取消订阅 Spotify,后来发现还是离不开它,有这么几个原因:

  1. 曲库大小。很多评论说中国区的 Apple Music 曲库远远小于美区等其他国家,也远远小于 Spotify,特别是日语歌。
  2. 界面和易用程度,Spotify 还是胜过 Apple Music 一筹,这一点,从它们各自的首页就能看出。
    Cj9UDO2cGznfQhm
  3. Spotify 有播客可以听,最近还加上了字幕。
  4. 煲机时 Apple Music 占用过多资源。由于一首最高音质(24位192千赫兹)的 Apple Music 歌曲,大概有145MB,对比 Spotify 的9MB,占用了太多流量和算力。我经常一整天都开着电脑煲耳机,使用 Spotify 显然更省电(也许一天就便宜几分钱🤣)。
  5. 不太喜欢中国区小编推荐的歌曲。

以上。

主观速评几条平头耳塞,达音科阿尔法3,凯音 DM7,声菲尔 PT2022,原道 B80

几条塞都是前后2天购入,除了原道 b80 是京东全新购入,其他都是闲鱼二手,所以可能 b80 没有褒开。

听了一天多,有以下这些感受(前端 iPhone + m12i 或 mac + apogee symphony + bha200)

  • dm7 的素质远超其他耳塞,非常明显
  • 2022初听平淡,但给人放松,反而愿意长时间聆听
  • 最暖的是 b80,可能需要换个半包的海绵套
  • 阿尔法3的声音走向跟 dm7 是一致的,偏现代(或欧洲)的调音
  • 每一条的佩戴都很舒服,但重量来说,2022和b80取胜
  • 听人声的话,b80和2022适合,器乐或杂食的话,dm7和阿尔法3
  • 最有个性的,还是阿尔法3,喜欢的人肯定会喜欢得不得了

akT8hxrQfiXNc6L